今天來市議會公證結婚的人很多,加上觀光人潮,使得今日的市議會顯得益發忙碌。李主任告訴我們,在國外結婚宴客沒有收紅包的習俗,平均一場婚宴辦下來少說也要花上好幾萬美金,對於一般民眾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也因此,為了減少支出,多數人都選擇在市議會公證結婚。
拍照的新人 |
原本今日有機會和邱信福(David Chiu)市議長共進午餐座談,但因邱市議長公務繁忙,所以我們下午就直接在邱市議長的辦公室裡展開了座談。
林偉浩先生熱心地為我們解答了許多有關舊金山市議會的疑惑,並介紹了許多舊金山市議會的相關歷史和知識,收益甚多。
林偉浩先生/ 李定勇主任 |
從這場座談中,我們獲悉舊金山共分為11個選區,每個選區需參照人口密度比例而定。目前舊金山共有四位華人參議員,其中一位韓裔參議員於去年當選。
在1936年以前,舊金山原有18位參議員,但後來改成了11位。因為人數的減少,這11位參議員所需負擔的責任就較重,且其辦公時間從9:00am到6:00pm。目前舊金山市政府共有26000多名員工,以一個城市來說,其數量相當可觀,由此也可得知這座城市運作的繁忙。
此外,舊金山也被稱為「庇護城市」,因其不過問移民的身分,也因此,造成許多拿著觀光簽證的遊客不肯離開,或是吸引了其他國家窮困的人民到舊金山居住—我想,這在無形之中也造成了舊金山在財政和治安上的問題,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座城市的的包容性和融合性,而間皆造成了舊金山多元文化的特性,不是嗎?
邱信福先生雖然身為市議長,但其辦公室卻相當地簡樸。就如同林偉浩先生形容的一樣:“David is organized.”
市議長David Chiu (邱信福)的辦公桌 |
舊金山市議會的議會廳是不對外開放的,但我們很幸運地被允許入內參觀。組員們都十分的興奮,因為這邊是舊金山眾多議員平時舉行會議的地方。其內部設計相當地典雅莊重,讓人有股肅然起敬之感。每周星期二2:00pm是其開會的時間,會議的時間長短沒有限制,但每個人的發言時間最長為兩分鐘,若發言者說的是其他語言的話則為四分鐘(考量到人員翻譯的時間)。據說曾經還有一次會議從下午兩點開到凌晨兩點。
設計典雅的議會廳 |
前方是舊金山市議長邱信福先生的位置 |
在參觀的過程中,我發現了一項相當新奇的設計:信件投遞通道(當然這是我自己命名的XD)。因為信箱位於市政府的一樓,但這對在二、三樓的行政人員和長官來說相當的不便,也因此在每樓都有設計一個讓辦事人員方便投信的地方,就是這個信件投遞通道!從這邊投遞信件下去,信件會隨著通道直直地落入位於一樓的信箱。因為身上剛好有張明信片,我就順勢趁此機會寄出了明信片!
寄回台灣的明信片! |
較高樓層都有這樣的通道裝置 |
信件可從上方通到一樓的信箱投遞桶裡 |
林偉浩先生告訴我們,在911事件之後,為了安全上的考量,任何超過13 ounces的信件(可能怕有炸彈或是危險物品),都需要到郵局自己辦理寄信,也因此,在一樓的信箱上有貼上注意標示。不過低於13 ounces的信件或包裹就不會危險嗎?這個數據是如何評定出來的?我想只有專家才知道了XD
之後,我們到了市政府的南廳參觀。在地下室的展覽區中看到了資源回收的三個桶子—回收、廚餘、一般垃圾。林偉浩先生告訴我們,舊金山在做資源回收這一塊已領先美國許多大城市水準。在這邊不得不說台灣的資源回收做的比美國好上太多,光是在回收物品這一項,台灣就還有更加細分為鋁箔、玻璃、鐵罐…等等。
台灣雖然是小國,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向美國學習借鏡;但我想在其他不少事務方面,美國也需要向台灣看齊。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,相互學習才有更加成長的空間—這是競爭、是合作、是教導、也是學習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